锻造厂如何加工高密度锻件?
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,高精度锻件的应用越来越普遍,锻造厂生产高精度锻件的要求主要是指锻件的尺寸、形状、位置和表面精度,其中表面精度主要是指表面粗糙度。
与普通模锻相比,精密模锻的主要优点是机械加工余量少甚至为零;尺寸精度高,即精密模锻的尺寸偏差小于普通模锻的尺寸偏差,一般只有普通模锻偏差的一半甚至小;表面质量好,即精密模锻的表面粗糙度低,表面凹坑等缺陷,切割后留下的毛刺总宽度限制严格。
与切割相比,精密模锻的主要优点是:由于锻坯的形状和尺寸接近甚至完全一致,材料利用率高;由于精密成型,金属纤维的分布与零件形状一致,持续致密,大大提高了零件的机械性能。因此,精密模锻也被称为少切割过程。
锻件损坏现象很常见,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分为物理、化学和机械。耐磨性几乎与锻件的性能有关,在不同的磨损机理环境下,锻造厂对提高锻件的耐磨性有不同的要求。由于摩擦材料和试验条件不同,磨损指数可以表示或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磨损试验机进行试验。淬火可以提高表面的耐磨性,锻件的热处理可以提高锻件的耐磨性。许多锻件因磨损而迅速失效。虽然材料的磨损、磨损和腐蚀很少对金属锻件造成灾难性的伤害,但财产损失相当惊人。
锻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现炉内过热,可采用从过热温度空冷到火色消失的温度(约500~550℃),立即加热到规定的退火温度。锻件厂过热的锻件可以采用正确的规范再次淬火或退火,再次细化其晶体。过热的轻微锻件可以淬火一次;较大的锻件可以淬火两次(Ac350~70℃)。锻件厂可对过热严重的锻件进行二次淬火和二次淬火Ac3100~150℃;次Ac330~50℃。避免过热非常重要,需要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、加热和保温时间,严格准确地执行加热规范。
锻造厂需要及时维护温度控制仪器,正确安装热电阻,防止加热温度过高。当锻件的加热温度接近金属开始熔化时,不仅晶粒粗大,还会导致马氏体、晶体边界严重氧化和低熔点成分熔化,破坏晶体之间的相互依存,导致锻件报废,称为过度燃烧。锻件厂在加热过程中从钢中冒出火花,观察组织发现沿晶体边界产生熔化或氧化现象,强度极低,不能再使用。燃烧器不能补救,只能报废。